ailucy      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 下午 15:10

近日,雪球人气用户@群兽中的一只猫 做客雪球直播间,与球友分享了自己的投资心得。他认为:低估从来不应该是买入的全部理由它只能是理由之一,一定要有更加具体的逻辑我们才会去思考要不要介入。以下为访谈的文字实录:如何看待投资1.听说您之前在银行工作过后面去了私募您是如何看待二级市场投资这个事情我的老家是温州创业风气比较浓厚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可以看到很多实业创业的例子同时因为以前的工作接触过一些投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对比二级市场我觉得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在于都需要去做有价值的事情或者说去寻找价值如果没有价值大家一定不会参与不同点在于无论是创业还是一级市场很多时候你是在模糊的一个前提下动用一切资源和努力去赋能自己的项目你对你的项目标的是有一个很强的主观推动力的而你做二级市场投资时是没有的,你能做的是选择,并且这个选择还不一定很公平市场的各个参与主体能掌握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例如公司自身大机构小机构散户。就像是我们打牌的时候每个人的牌不仅不一样而且在大多数时候大部分人的牌是比你好的掌握的信息资源也会比你丰富牌不一样导致的结果是他们在判断价值的时候比你有利出价的时候也比你有利所以有两点很重要第一点是要去寻找价值第二点是要做好选择前者类似做对的事情后者类似把事情做对做对的事情很多时候不取决于能力取决于价值观你相不相信价值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是天生的把事情做对比较取决于能力所以在做事情之前界定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很重要我把它叫做自知之明这个是做投资之前必须要做的事情2.那如何理解自知之明呢这不能仅仅是一个名词吧有什么内涵呢自知之明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它是对自我的一个界定的修炼我把它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具体能力的界定一个是心智的界定具体能力比较简单包括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心智界定相对比较复杂一些它更多地是去问自己的内心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以及思考自己性格认知模式等心理方面的优点和缺点了解了这一切之后才有办法去科学地训练3.大家好像都很喜欢说能力圈自知之明是不是就是能力圈它和能力圈还不太一样大家强调的能力圈一般说的是自己能理解的行业指的是研究方面的东西而我认为能力圈其实是基金经理个人认知能力的边界能力圈是你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当然它是动态的和立体的如果你的认知能力可以延展的话而经过自知之明的修炼之后你才能明白自己的能力圈之后才能进行科学的训练4.能力圈是结果而自知之明是过程是一种修炼的方式在这之后的过程是科学的训练您是怎么训练的科学的训练比较简单有很多范式的东西大家都能找到很多的资料早期肯定是多看书看经典的书然后是比较研究我们过去喜欢做的是找一堆公认优秀的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的资料然后从比较研究中去思考一些东西特别是各自的长处与短处例如施洛斯与费雪我们会去思考他们这么做想要赚的是什么钱要如何赚这背后会有怎样的风险他的模式背后放弃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最后再和自身的条件做一个适配的思考5.为什么要思考赚的是什么钱是什么意思?是说您刚才举的施洛斯与费雪的低估和成长的钱吗赚什么钱这个问题很重要想明白自己想赚的钱是什么才能明白自己要承担的是什么万事万物都讲究一饮一啄你总要明白自己收获的和承担的是什么知道要承担的是什么之后在大多数时候你就比较笃定当然成长和低估这种词汇都比较表层要做的思考要更具体才行具体了后才有办法去执行6.能再细一些具体说明吗比如成长如果说你要赚成长的钱成长分两种一种是从0-1一种是从1-100从0到1基本上就是风投比如美股一些黑科技的医药企业如果你做了这样的选择要想明白最差的后果就是血本无归所以出现了后果你要认而从1-100这个过程中你要想的是你相对于其他市场主体你有没有更好的穿透力这里涉及到定价到底要如何定价如果你定价错了一样会亏钱比如一些连锁扩张企业只要完成了从0-1的过程基本上价格不会便宜你以合理的价格去买成长这个合理的价格是依托于你的穿透力如果错了依旧会鸡飞蛋打这个是你要承担的风险所以你想的越具体越好不要只盯着好处也要盯着风险7.我理解成大众投资时候都只盯着好处而不去思考坏处那你们想赚的是什么钱我们想赚的是周期事件风险被过度定价和不被定价的成长的钱事件比较好理解就不展开了之前路演的时候说过周期包括企业经营周期行业景气周期人性周期等在周期底部的时候你可以把判断方向回避掉未来一定是向上的这个比较好剩下的无非是时间和幅度方向是对错你把对错这个大问题解决掉了后其他都是小问题就真的有极大的概率不输钱风险被过度定价要对应的是好资产一定要是优点特别突出的资产这样修复的概率会大一些也有极大的概率不输钱不被定价的成长其实就是买一送一你买了个资产市场送了你一个可能性所以也有很大的概率不输钱具体的例子我们上次路演有说过8.我们知道你们持仓比较多有几十个那能再举一个例子吗例子应该有很多吧那我再举一个例子吧之前我们买过一个医药企业它过去曾经也被认为过是国内最优秀的一个仿制药平台在转型创新药平台时候它一直通过收购和并购的方式去扩张这点被市场诟病因为它的母公司一个集团也是这么扩张的但效果一般所以大家也觉得它不行而且它大部分的管线要在2021才有成果在新冠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我们买了它当时它的H股价格才20pe不到A股也就20pe出头而和他同类型的企业都80pe了那个时候它自身处于经营周期的底部管线被大家认为不会成功风险被定价还有个潜在成长(国外子公司也在做疫苗)就比较符合我们的要求十多倍pe的价格买一个这样的资产是很难亏钱的9.我看您一直说不输钱不亏钱不是应该想着赚钱吗怎么老是强调不亏钱我们的思路可能还是和别人不太一样我们的第一追求是尽量不亏钱然后再想着赚钱可能和我以前在银行的工作经历有些关系对风险思考的会多一些因为赚钱其实和大家想的不一样可能没那么难巴菲特曾说他觉得他们赚的很多钱其实是因为他们生在美国因为美国经济的强劲表现他们才能赚那么多的钱我觉得这个对于我们国内的投资者是一样的只要你有基础的能力在这样一个繁荣发展的经济体中赚钱是不难的所以换个思路如果你能尽量不亏钱可能赚的钱也会多起来所以我们会对风险进行解构和思考。另外对行业的研究能力最好的一批投资者间其实拉不开差距的无非各有所长而已那么你要做地更好就需要更立体的能力立体的能力就来自于你更多的思考10. 思考风险这个好像比较特别为什么会这样芒格说如果我们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我们就不去那个地方这个就是避开风险的思维但单单思考避开风险是不够的二级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充分的市场信息不充分导致你的每个决策一定有错误的概率当然即使信息充分决策也会有错误的概率这是因为投资者能力的有限性作为投资者能力无论多强都肯定是有限的同时因为世界总会有未知的部分可能会给你带来冲击比如黑天鹅所以信息不充分能力有限性市场的未知性导致你做的任何决策都可能有风险

比如合理价格买成长错了就是大风险比如低价买价值错了也是大风险在二级市场人们常常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那么你可以换个角度可以等风险被看见被定价的时候出价不就回避了大部分风险然后再用其他的方式去把风险去框定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可以了

11.其他的方式有哪些

就是大家普遍使用的方式嘛用研究增强概率用常识去对应共识用分散去保护自己最好是多个点支撑这样会稳固一些单独只在一个点上努力的除非是天赋异禀不然长期看很麻烦很容易被击倒比如说只做研究问题是我们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很难成为完全的内行最多只是半个内行半个内行你要做很多穿透力的判断难度岂不是很大失败概率不是会很高

12.您提到了成功和失败大家在投资中都想要获得一个好的结果更多的确定性才有好结果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市场上最多的是观点但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逻辑现在有一个主流为了追求确定性往往愿意出高价甚至溢价很多我觉得这个是不太正常的事情比如概率70%时候人们愿意出十块钱概率80%的时候人们愿意出一百块钱如果概率只有30%几乎就没有人愿意出价了A股美股都这样所以有时候你就有免费得到一个概率30%的机会不花成本就可能赚钱这事多好啊也就二级市场才有这样的机会当然这事的前提是你要有绝对的保护。

这正是因为人们太在意结果了一件事情你不能只看到结果你要看到整个过程逻辑蕴含在过程中我们不在意结果在意逻辑所以在意过程

如何看待研究

13.那么研究呢您是如何看待研究怎么做研究的

我们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找逻辑然后运用于投资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对一些长期看来代表着我们经济体强大竞争力与未来方向的行业我们会长期保持研究提升自己对行业的理解这个是长期做的日常功课归结到日常就很简单找些书看和思考就行

另外一种是机会驱动比如我们觉得某个行业比较负面或者比较有机会我们会去深入看这个行业一般我们寻找三个逻辑——生存逻辑发展逻辑和竞争逻辑之前在一些文章里具体分享过这个也是找些书看

最后一种也是机会驱动但不是拼的深度拼地是角度和维度比如刚才提到的医药企业的例子和上次提到的例子看那些企业的时候的研究其实就是在市场大众普通的理解程度上去思考更多的维度和角度这个基本不怎么花时间看一两篇研报就行有些都不用看研报看下网上大家讨论的是什么就行比如上文的那个医药企业基本十分钟内就能做决策这由我们的体系决定同时我们会分析我们的每一次成功经历把共通点结合弄成模型丰富选股系统这样会有长期的积累

14.你们持仓挺多的有几十只按照你们的持仓数量来说您如何安排时间会不会安排不过来

我们的持仓里面大部分都是需要最后一种研究方式的票我们只是需要不同的维度和角度需要消耗的时间特别少很多票看几分钟就可以做决策

有时候发现一两个行业特别有机会就会按照第二种研究方式去看那个相对要点时间简单的行业看个几天复杂的行业看个一两个月也正常但可能能找到很多票不过我们不追求速度都是按照自己的喜欢的节奏慢慢看并不担心错过因为我们的机会很多错过了就当做学习很多行业不会只有一次机会

这样做的收获会很大知识复利的效应很好比如汽配行业因为我们去年看过可能下一波周期时很多票就变成看第三种研究方式大部分标的看一会儿过一下就可以知道有没有机会过去我们对很多行业做深度研究一开始会比较累后面都是越来越简单这个复利我们现在慢慢享受到了其实第一种研究方式的行业也很简单有空想看就看而已

我觉得本质上精力不够是因为你不是靠体系去做投资而是靠信息去做整天陷于无穷的信息里分析整合那些东西精力怎么会够呢

我每天花的最多时间是用于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而不是去找票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就是阅读和思考阅读也不限于投资类和经济类的包括我个人很喜欢文史哲的书籍阅读这些东西都会给我一些启发过去也经常在网络分享大家可能会看到我喜欢我们一直是一个简单可持续的状态简单可持续当然包括身心精力的可持续

15.上次您路演也一直强调简单可持续按我的理解是把投资上的一切东西都放在体系里去应对吗

是这样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对所有会涉及的问题都有解答我们一直强调你要把问题都思考过才行投资是在思考过所有问题并且有答案而且答案你觉得ok的前提下去做这个事情这件事才可持续至于简单重要的问题你都思考过了就会很简单这样就没啥能困扰到你的至于日常的小问题那个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整个人会变得纯粹一些

16.想明白了然后去做就是简单吧那您对于大家做研究有没有什么建议?

建议谈不上我觉得两点很重要一点是一定要多想想明白自己想赚什么钱另外就是多看书书比其他资料有用思考和阅读是最重要的两点另外研究都是带着问题去的要有目的性并且有自己的框架不然地话就会很散乱把很多精力花在不重要的东西上导致浪费时间和精力

关于操作

17.在操作方面大家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对于集中和分散您怎么看

我自己的经历是从集中走向分散以前没有体系的时候靠研究做投资那个是单点突破的模式你发现了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恨不得全满上这个本质上有两个原因第一你找机会的能力有限没找到其他的好机会第二你处于最原始的阶段好像原始人打猎一样没有科学的章法碰到一个机会就死死咬住这个模式比较依托于个人能力特别是你对行业和企业的理解所以特别原始限制也特别大也非常耗精力很容易被信息驱动但只要你个人能力过人其实也能取得不错的收益甚至黑天鹅没发生的时候业绩还可能爆表。

后来除了意识到模式的缺陷以后我还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比如你做判断的基础正确率是70%如果集中用一两年的时间尺度来看你可能一直都是对的体现在结果上就是100%收益爆表但是如果时间拉长看呢最终还是会回归到70%而分散就类似一年你做10个决策在短时间内就回归到70%所以拉长时间看集中和分散是一样的如果你对短期收益的爆发没有执念那么分散就挺好的

18.我听过来我的理解是您现在的模式要放弃的就是短期高收益率还有其他吗或者说您体系的弱点有什么

我们没有短期爆发力理论上我们短期的业绩和我们长期的业绩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肯定会被运气或者说可能性这个东西扰动因为我们考虑的是尽量不亏钱赚多赚少并不确定但因为我们选的都是高赔率的票所以也不会太差

很多太过于前瞻的判断我们也不太会做当然这个方面可能的收益也不会有当然这个本身也极小概率判断对判断错了的风险我们也不会有

你要说弱点很简单啊就是鸡犬升天的时候我们也没啥优势市场在极端态或者说单一态时大部分方式短期都是失效的比如2015年上半年和2015年下半年2018年2 3季度单边上涨和单边下跌很多东西就不重要了还有肯定是风格很极端的时候比如全市场就一个行业涨其他都是跌的你也没法指望做的多好只要在资本市场时间久了总会遇到极端的情况关键不在于极端情况的失效而在于其他的时候你的方式是不是全天候的。

我们发产品以来一直是医药科技必选消费的大牛市我们在这些行业几乎都没配置但好像表现也还过得去

19.为什么会如此呢不会失效的根源在哪里

这个很简单啊你想想看我们刚才说的想赚的是什么钱那样的钱背后的基础来自于常识价值周期等等人性这个两个基础只会被短期扭曲在任何市场任何时间都不会失效只要这个市场的由人组成

20.投资逻辑的兑现需要时间你们持股周期如何关于时间成本你们如何考虑

我们不考虑这个我的持仓里有一直拿着的也有买了很快卖的我觉得这个东西只能大概判断只要赔率足够高能够覆盖就行没必要考虑那么细正是因为大众都比较短视太想缩短时间了所以才会有不少好价格提供给我们。

21.过去你们的收益挺好那么持仓中是不是个股收益都很高

不好说也有港股的持仓一直没怎么赚钱的而且仓位很重快十个点了当然我们现在还拿着因为赔率高也有部分是持股周期短短期涨了就换的相对重一些的前五大持仓走的确实都挺好的也有翻了几倍的几个票。

22.网友问你们交易上是不是有什么优点可以给大家参考下的

这个真没有在网络上久一些的朋友可能知道我过去做过一个动态平衡的收租股实验我做地很差之前还是个人投资者的时候做组合短线也是很差劲一直被套我的同事们也知道我交易很差所以我尽量不做短线我们就等逻辑等不到就走

23.能否用一句话说说你们与其他投资者的区别并说下理由。

我们不在意结果在意过程我们看的即有不变更多的是变化我们看的是潜在变化的可能性

巴菲特说看懂变化的能赚大钱大家只是把这个变化狭义地理解成成长实际上这个变化有很多的内涵比如变得更好成长也只是变的更好的一个子集我们看的就是变得更好这种变化并且不对蕴含的变化出对价。

只要你不对潜在变化额外出价它就是免费的你做多少判断都无所谓错了也不会伤筋动骨这种容错度是我们最喜欢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好资产

24.还有网友问的其他几个问题在此也问下您比如对基建行业怎么看

我觉得这几年基建行业整体是杀逻辑的一个状态大的基建高峰过了而且由于生意属性不是很好导致杀逻辑所以你很难用你的认知去对抗即使不少企业看起来是低估的低估不是我们买入的理由它只是你被套之后的安慰一定要有更多潜在变化的可能我们才会考虑比如在资金端是不是有什么政策会解决现在的难题这个东西有没有可能导致整个行业估值逻辑的改变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我们要不要考虑去投

25.有网友问如果牛市来了还高仓位吗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其实回答过很多次了你不能指望你的方式在任何时候跑赢市场刚才说了极端态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办法2008年那个样子是极端态遇到这种情况全市场都是泡沫你找不到标的就降低仓位好了没什么想所有时刻都很好那个是贪婪要放弃这个贪婪如果是2015年那样我觉得就还好那个时候地产和空调以及部分制造业都还便宜不会找不到机会

26.网友问你们说产能富裕有没有现在还看好的行业呢

之前分享过一些吧本来想分享那个我们想多买点的行业但那个行业涨的太快了我们只买了几个点就一直涨后来我们就放弃了现在还是有不少没怎么涨的行业可以看啊比如刚才说的基建行业以及制造业很多制造业因为有海外工厂去年被贸易战今年被疫情打击雪上加霜这里有不少企业质地挺好的疫情总会过去或者大家总会习惯这些企业就值得看看

27.有个网友问如何回避价值陷阱呢

我觉得大家会陷入价值陷阱一般是因为两个因素的叠加第一集中单吊一只低估股票第二偏执如果你本身是分散的即使你踩中价值陷阱也不会有大影响而且大部分踩中价值陷阱的投资者都是因为用自己的行业穿透力去判断低估这本质上就是刚才说的你做了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另外低估从来不应该是买入的全部理由它只能是理由之一一定要有更加具体的逻辑我们才会去思考要不要介入上次路演说了我们与格雷厄姆式投资方法的区别在于我们不是等估值回归我们等具体的逻辑换句话说逻辑落空就应该走不要被低估所迷惑。

本次访谈嘉宾为许治中,雪球ID@群兽中的一只猫卓凯投资基金经理前万方资产研究总监他曾任职于国有银行私募基金对消费行业制造业有深度的见解投资体系自成一派风格上以逆向投资为主不用衍生品不对冲不加杠杆多年来在网络持续进行投资理念分享与实盘披露在投资者中有较强的影响力

如果你对私募产品感兴趣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产品咨询及预约:


低估的股票值不值得重仓买入?基金经理告诉你答案!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